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6日电 (罗天雨 粟晨)机械轰鸣,车辆穿梭。3月6日,巴中市平昌县S303邱家至县城段的改建工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,破碎机、挖掘机、运输车协同作业,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路基拓宽、路面破除及混凝土浇筑等工序,这条贯穿多个乡镇的交通“动脉”升级工程,正以科技为引擎全速推进。
作为市、县两级重点工程,S303邱家至县城段改建项目全长36.7公里,涵盖新改建段31.5公里、路面整治段1.8公里及完全利用段3.4公里。项目起于邱家镇邱家堡社区,途经云台等镇,全线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,重点实施路基拓宽、水毁挡墙修复及新建桥梁等工程。项目完工后,将实现与S303鹿鸣至邱家段、平昌县城至青云段无缝衔接,并与S101、S204、G542等国省干线共线,加强完善县域路网结构,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交通支撑。
“我们采用分段作业模式,目前已完成4公里路基筑浆和一处混凝土路面浇筑。”项目技术负责人彭华明介绍,为抢抓工期,施工方每日投入30名工人和20余台设备,并引入“黑科技”设备——维特根W380CR冷再生机。据了解,该设备集铣刨、破碎、再生、摊铺于一体,每小时可处理800吨旧料,实现36.7公里路面材料的100%循环利用,较传统工艺节省工期超40%。此外,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通过增强粒料强度、降低水敏感性,明显提升路面耐久性,不仅减少资源浪费,更推动交通建设向绿色低碳转型。
S303改建工程是平昌县“交通强县”战略的关键一环。项目改建完成后,将大幅度的提高沿线乡镇通行效率,缓解交通瓶颈,助力农副产品运输、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协同发展。邱家镇蔬菜种植户李大哥站在施工现场旁感慨道:“以前路窄坑多,运一趟蔬菜要颠簸半天,现在路好了,更方便了。”
眼下,施工团队正以“分秒必争”的干劲冲刺节点目标。未来,焕然一新的S303线将大幅度的提高沿线乡镇通行效率,串联起特色农业、生态旅游与商贸流通的产业链条,为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(完)
①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:本网或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的全部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新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标注明确来源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 ②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:XXX(非本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③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 联系方式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。 法律顾问: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。